北京,2025年9月21日 —— 今日,2025雀巢婴儿营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作为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的重要会议,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欧洲、亚太及中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共同探讨婴幼儿过敏预防与营养管理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实践策略,为推进中国婴幼儿过敏预防工作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持。
当前,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数据显示,全球约2-3%的婴幼儿受到牛奶蛋白过敏困扰,中国部分城市1岁以下婴儿特应性皮炎患病率更是高达30.48%。在这一背景下,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
论坛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蔡威教授
论坛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蔡威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过敏是一个动态、可干预的进程,生命早期是过敏预防的关键窗口期”。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指出:“营养创新是推动全民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期待通过更多跨国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中国婴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
国际共识更新:指引临床实践新方向
长久以来,食物过敏管理主要依赖于严格的饮食回避。2016年之前的国际指南普遍建议在婴儿期避免摄入常见过敏原,然而此策略并未降低食物过敏引发的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香港中文大学黄永坚教授在 《婴儿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的国际共识及新趋势》报告中表示,随着对食物过敏机制的深入理解,研究发现通过肠道早期接触食物抗原则更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这一认识推动了预防策略的根本转变:从被动回避转向主动、早期的口服暴露,通过生命早期的肠道免疫刺激建立长期耐受。
香港中文大学黄永坚教授
跨国实践洞察:破解临床转化难题
在国际指南的指导下,如何将共识转化为具体实践,仍是全球儿科一线从业者面临的核心挑战。比利时布鲁塞尔儿童健康中心Yvan Vandenplas教授带来的跨国调查研究,揭示了部分地区在牛奶蛋白过敏管理中的实践差异和共识。
调查发现,各地区在降阶管理策略上正在形成共识,77%的医疗专业人士建议在重新引入完整CMP前先采用pHF-W降阶序贯喂养方案,逐步建立患儿的免疫耐受。Yvan Vandenplas教授强调:"将pHF-W作为从AAF/eHF过渡至完整CMP的降阶序贯喂养方案,为CMPA的营养管理提供了合理路径。”
比利时布鲁塞尔儿童健康中心Yvan Vandenplas教授
圆桌研讨环节中,黄永坚教授和Yvan Vandenplas教授与多位国内权威专家就过敏预防与营养管理最新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在玲教授强调了喂养不耐受与食物过敏的区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消化营养科主任王莹教授结合中国实践,分享了部分水解配方的应用现状、推广机遇与挑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龚四堂教授在总结中再次强调,部分水解配方在预防和降阶管理中的重要价值已十分明确。
临床证据突破:科学有效的循证依据
临床循证依据是验证方案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雀巢资深临床试验设计顾问Nicholas Hays博士发布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pHF-W喂养的婴儿在为期4个月的研究期间患AD的风险低35%,其中有过敏家族史婴儿的经皮水分流失情况显著改善。研究结果为pHF-W预防婴儿AD及相关症状的有效性(尤其对高风险婴儿)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
雀巢资深临床试验设计顾问Nicholas Hays博士
专利技术创新:精准水解的突破性进展
蛋白质水解工艺的精准程度是当前部分水解配方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本次研讨会,雀巢欧洲区医学总监Mike Possner博士从机制层面深入阐释了部分水解蛋白配方的原理:通过精准控制水解过程,在降低致敏性的同时保留免疫调节活性,模拟母乳的耐受诱导机制。
Mike Possner博士强调:"水解工艺的精准性是部分水解配方是否可以有效降低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关键"。 这解释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不是所有的部分水解蛋白配方都一样"。
雀巢欧洲区医学总监Mike Possner博士
雀巢的专利水解工艺不仅在技术创新层面具有突破意义,更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研究获得了实证支持。大型临床研究GINI证实,雀巢部分水解蛋白配方能降低高风险婴儿特应性皮炎风险达51%,且效果持续至20年。
雀巢婴儿营养业务单位中国大陆首席医务官杨燕涛表示:"1980年起,雀巢始终引领全球水解蛋白技术的发展。在过敏预防领域,我们不仅追求技术创新,更注重构建完整的科学证据体系。通过长期、大型的临床研究,我们验证了特定营养干预策略对婴幼儿健康的长期益处,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全球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体现了我们对科学循证的坚持和对婴幼儿健康未来的承诺。”
雀巢婴儿营养业务单位中国大陆首席医务官杨燕涛
围绕特应性皮炎以及与之相关的营养干预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邵洁教授在圆桌研讨中指出,从临床研究战略视角看,早期干预AD远不止于皮肤管理,其核心价值在于阻断过敏进程的启动,采取“皮肤-肠道”双途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徐子刚教授同样强调临床上需“治疗与防护并行”,将持续规范的皮肤护理与经循证验证的部分水解配方相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刘志伟教授从环境暴露角度指出,生命早期微生物暴露不足与皮肤屏障受损共同推高过敏风险。毛萌教授总结指出:“通过早期干预阻断过敏进程,需皮肤护理与营养干预并重,内部耐受与外部屏障共筑防线。”
随着对婴幼儿免疫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过敏管理策略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从国际趋势到本土实践,从技术创新到临床实证,婴幼儿过敏预防与营养管理领域的持续探索,正在为全球亿万受婴幼儿过敏和过敏风险影响的家庭带来更科学的支持,也将推动构建一个过敏发生率更低、婴幼儿成长更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