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张小泉实际控制人张国标及张樟生、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春控股”)、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张小泉集团”)等多方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涉及执行标的超过1.29亿元,立案时间为2024年3月13日。作为中华老字号,张小泉近年来饱受“断刀”争议,受此影响,公司2022年业绩腰斩,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77.41%。不过,在3月13日的调研中,其表示2023年四季度环比三季度已有不错的恢复。
股权质押均为场外质押
据了解,张国标为张小泉前任董事长,与现任董事长张樟生为兄弟关系,两人共同持有富春控股100.00%股权。而富春控股间接持有张小泉母公司张小泉集团99.998%的股权,因此,这两人为公司最终控制方。
2月8日,张小泉曾公告称,经中信证券核查,张小泉集团质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触及平仓线,但由于其所持有的股份尚处于锁定期,因此张小泉集团质押的股份不存在通过二级市场被平仓的风险,但是存在被强制执行或冻结的风险。
截至公告披露日,张小泉集团的股权质押均为场外质押,如果因为对应的借款不能按期归还等原因,导致质押股份被强制执行,可能面临公司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张小泉集团持有的占张小泉总股本比例48.67%的股份还在质押中。
针对此次被执行事件是否会对公司控股权产生实质影响,新快报记者两次致电张小泉董事会秘书处,但电话均未能接通。截至3月15日收盘,张小泉收报11.10元/股,较去年同期下跌约24%。
公开资料显示,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然而,正因其历史悠久,所以在后续传承中该品牌也曾引起多方争夺并产生纠纷。
2007年,富春控股集团创始人张国标将“杭州张小泉”收归旗下,但相关品牌纠纷并未止息,后其又于2014年收购了“上海张小泉”,自此之后“张小泉”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品牌整合,并继续作为老字号主营刀剪业务。
刀具质量问题屡遭诟病
2020年,张小泉的招股书曾披露,2017年张小泉的营业收入为3.41亿元,净利润为4884.16万元,而到了2019年,其营业收入涨至4.84亿元,净利润也涨至7230.07万元。
招股书还提到,张小泉产品依赖OEM(代工)。以2019年数据为例,张小泉销售剪具2706.14万把,刀具509.94万把,套刀剪组合178.12万套,总计销售数量为3394万件;而同期公司自主生产家用剪682.4万把、服装剪121.4万把、刀具529.23万把,自主生产总量共1333万把。对此,张小泉也承认OEM生产对公司具有重要性。然而,2021年其上市后,年报中就再未披露自有产量和OEM产量的比例。
近几年,张小泉因其刀具质量问题饱受诟病。2022年,有消费者使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后刀面断裂,事件引爆网络,张小泉业绩大受冲击。2022年,张小泉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8.75%,但归母净利润仅为0.41亿元,几近腰斩。2023年前三季度,张小泉营收净利双降,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减少13.78%;实现归母净利润927.18万元,同比下降77.41%。
3月13日,张小泉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公司2023年四季度环比三季度已有不错的恢复,特别是去年“双11”等电商购物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数据可届时关注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